实施新生儿早期基本保健技术对产妇产后出血量及新生儿母乳喂养干预效果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魏娜[1] 罗滢 杨艳[1] 李斌 朱明娟[1] 

机构地区:[1]贵州省人民医院产科,贵州贵阳550002

出  处:《吉林医学》2024年第11期2665-2668,共4页Jilin Medical Journal

基  金:2020年贵州省卫生健康委科学技术基金项目[项目编号:gzwjkj2020-1-145]。

摘  要:目的:探究实施新生儿早期基本保健技术对产妇产后出血量及新生儿母乳喂养的干预效果。方法:选取2021~2023年贵州省人民医院收入的1200例产妇及新生儿作为研究组,采用新生儿早期基本保健技术母婴喂养护理;选取实施该项目前1个年度达到入组标准的1200例产妇及新生儿作为对照组,采用常规母婴喂养护理。比较两组产妇产后出血量、新生儿出生3 d体温、母乳喂养成功率、6个月内纯母乳喂养率、新生儿血红蛋白和血小板、新生儿出生后皮肤接触情况等指标。结果:研究组产后2 h、24 h出血量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新生儿出生后3 d体温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新生儿母乳喂养成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6个月内纯母乳喂养率95.83%高于对照组的82.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新生儿血红蛋白和血小板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新生儿出生后立即皮肤接触占比89.58%,停止皮肤接触前完成首次母乳喂养占比85.33%,对照组分别为69.33%、63.50%,研究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产妇与新生儿皮肤接触持续时间<15 min占比20%,对照组为53%,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剩余时间段研究组产妇与新生儿皮肤接触持续时间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施新生儿早期基本保健技术能够减少产妇产后出血量、提高纯母乳喂养成功率。

关 键 词:新生儿早期基本保健技术 产后出血量 母乳喂养 干预效果 

分 类 号:R722[医药卫生—儿科]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