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黄杰 HUANG Jie(Hefei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机构地区:[1]合肥工业大学建筑与艺术学院建筑学系 [2]安徽省建筑设计研究总院
出 处:《世界建筑》2024年第11期80-81,共2页World Architecture
基 金: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2108085QE240;合肥市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202349;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项目编号:JS2024ZSPY0017。
摘 要:1层级理论与住宅灵活性1960年代,荷兰学者哈布瑞肯(Habraken John)提出了支撑体住宅概念,在Supports:an Alternative to Mass Housing一书中将住宅构成分成了支撑体(Support)和填充体(Infill),通过更新填充体,实现内部功能形态的动态调整。随着对建筑环境的进一步研究,其构成自上向下拓展到城市结构、街道肌理、建筑单体、功能填充体等多个层级,相互之间具有一定的分离性,又能逐层向下制约,形成了开放建筑层级理论体系[1],灵活性成为住宅设计的重要组成。
关 键 词:功能形态 层级理论 分离性 住宅设计 建筑单体 支撑体 动态调整
分 类 号:TU241[建筑科学—建筑设计及理论]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13.59.210.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