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杨春时[1] YANG Chunshi
机构地区:[1]厦门大学中文系
出 处:《东南学术》2024年第6期227-234,共8页Southeast Academic Research
基 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后期资助项目“中国恩德文化研究”(项目编号:21FZXB028)。
摘 要:中国文化具有伦理本位性质,它以施恩-报恩责任规定人际关系,因此是恩德文化。中国恩德文化是在春秋战国时期建构起来的,汉代开始成为正统文化。恩德文化的建构遵循了五个基本理念:第一是社会控制的亲和性理念,这是通过恩德文化的爱的属性和控制性达成的,从而建立了相对和谐的社会管理体制。第二是人文化成和天人合德性理念,就是基于人文精神,并且把天恩化为人恩,使天道与人道沟通,形成天人合德的格局。第三是孝的本源性与孝忠一体性理念,就是基于家国同构性,以家庭伦理的孝道为起点,确立孝的源始性和基础地位,进而推广到国家领域,形成忠君爱民的政治伦理。第四是仁的本体性与体用一源性理念,就是确立仁是本体论范畴,是“天地万物一体之仁”,同时“理一分殊”,仁作为“全德”,分为孝悌、友敬、忠顺等伦理范畴,这样就沟通和融合了本体与现象两个领域。第五是以儒为主与多元互补性理念,就是以儒家思想为主体,容纳和吸收法家、道家、佛家思想,形成兼容互补格局。以恩德为基本构成的中国文化建构的基本理念,不仅具有历史意义,对于中国现代文化建设也具有借鉴意义。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3.17.15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