凉膈散干预脓毒症气分证家兔的免疫/炎症调节机制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何宜荣 吴仪 肖碧跃 梅明 赵国荣 艾碧琛 

机构地区:[1]湖南中医药大学中医学院,湖南长沙410208

出  处:《时珍国医国药》2024年第11期2530-2536,共7页Lishizhen Medicine and Materia Medica Research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603535);湖南省中医药科研计划项目资助(2021220)。

摘  要:目的探究凉膈散干预脓毒症气分证家兔的治疗机制及其时相变化特征。方法将64只新西兰家兔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地塞米松组和凉膈散组,注射大肠杆菌内毒素复制脓毒症模型,随后进行药物干预。分别在药物干预2h和4h后采集血清、脾脏、肝脏和肺脏样本,检测内毒素水平、IL-10活性、组织病理形态、mRNA(IRAK1、IRAK2、NFκB和TRAF6)及miRNA(miR-146a、miR-155)表达水平。结果与空白组相比,模型组、地塞米松组及凉膈散组的血清内毒素水平均显著升高(P<0.01),模型组和地塞米松组的脾脏IL-10水平显著降低(P<0.01,P<0.05);与模型组相比,地塞米松组和凉膈散组的内毒素水平显著降低(P<0.01)。HE染色结果显示,模型组呈现明显肺部和肝脏损伤,包括血管扩张、充血、渗出液和炎细胞浸润;地塞米松和凉膈散组的肺部和肝脏损伤则较轻。mRNA表达结果显示,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地塞米松组及凉膈散组脾脏IRAK1、IRAK2及NFκB的基因表达量显著升高(P<0.01,P<0.05);与模型组比较,地塞米松组和凉膈散组IRAK1的表达量显著降低(P<0.01,P<0.05),地塞米松组和凉膈散组NFκB表达量显著降低(P<0.01)。miRNA表达结果显示,与空白组相比,模型组和地塞米松组脾脏miR-146a和miR-155表达量显著上调(P<0.05),凉膈散组miR-155表达量显著上调(P<0.05);与模型组相比,凉膈散组和地塞米松组miR-146a和miR-155表达量显著下调(P<0.05,P<0.05)。时相分析显示,治疗2 h后凉膈散抑制炎症因子的疗效稍逊于地塞米松,但治疗4 h后,凉膈散抑制炎症因子的疗效强于地塞米松,凉膈散对miR-146a和miR-155的调节作用更稳定。结论凉膈散通过多种途径调节炎症与免疫失衡,抑制炎症因子和内毒素水平,且在调节miRNA表达上表现出优势,可能比地塞米松更有效地抑制炎症因子,并更稳定、迅速地调节miR-146a和miR-155表达,潜力巨大。

关 键 词:脓毒症 气分证 凉膈散 炎症因子 免疫调节 

分 类 号:R285.5[医药卫生—中药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