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机构地区:[1]新加坡国立大学中国语言与文化系,新加坡119077 [2]北京工商大学语言与传播学院,北京102401
出 处:《哈尔滨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24年第6期137-145,共9页Journal of Social Science of Harbin Normal University
基 金: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人类命运共同体视域下‘一带一路’合拍片的跨文化共情传播研究”(22BXW078)。
摘 要:文章探讨了1950-1965年间台日两地在亚洲文化冷战背景下的电影合作与文化交流,分析了“自由阵营”内部的多方文化政治较力与意识形态博弈。通过对合拍片《海湾风云》的分析,揭示了台日电影合作中的“貌合神离”现象及其背后的政治动因和文化差异。十五年间的台日电影交流历经从严格限制到放宽管制,再到深入合作的过程,反映了双方在去殖民化与文化重塑中的微妙平衡与文化主权争夺。通过跨国爱情叙事,影片试图在殖民遗产与冷战结构的双重影响下建构表面的和解,实则模糊了对历史创伤的反思,成为冷战时期意识形态宣传的工具。文章超越传统美苏对立的冷战叙事,聚焦自由阵营内部的文化政治张力,揭示电影作为意识形态、文化记忆建构以及国际关系调适的重要媒介的复杂性,丰富了对冷战电影史和亚洲文化冷战时期电影交流的理解。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