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姬德强[1,2,3] 郑丹琳
机构地区:[1]教育部国际传播联合研究院 [2]教育部区域国别传播研究院 [3]中国传媒大学媒体融合与传播国家重点实验室
出 处:《教育传媒研究》2024年第6期5-9,共5页Journal of Education and Media Studies
基 金: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重大项目“建成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标准和实现路径研究”(项目编号:22ZD01)的阶段性成果。
摘 要:当今时代,作为物理竞争的延伸,对网络空间领土或者说互联网“划界权”的争夺已经进入白热化阶段。从对传统意义上物理空间交往边界的界定框架与长期弥漫的互联网无边界想象思潮变迁历程的回顾切入,呈现出正在浮现的且划分方式日益复杂的互联网边界问题。本文从地缘政治、政治经济、意识形态以及文化系统四个视角,构建了互联网的“流动的边界”这一概念框架,并在此基础上讨论了生成式人工智能引发的互联网伦理边界、全球化视角下的“Z世代”文化边界、人类命运共同体视角下的全球南方国家边界为代表的互联网边界前沿议题,以期为国际传播研究打开新视域,并为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提供新思路。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3.149.23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