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粮食工程助推兴安盟 “小米粒”铸就“大品牌” “小特产”做成“大产业”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武小萌 

机构地区:[1]内蒙古自治区兴安盟粮食和物资储备局

出  处:《中国粮食经济》2024年第10期51-54,共4页China Grain Economy

摘  要:“东北上游,净产好米”,“兴安盟大米”是其中的典型代表。兴安盟位于黑龙江、吉林、内蒙古三省区交界,水稻种植历史悠久。北纬46°的“寒地水稻黄金带”,95%以上的全年空气优良天数,100%的水源水质无污染率,300多条河流流经,1800万亩绿色无污染耕地,50多亿立方米水资源涵养,这些独一无二的地理环境优势造就了品质优越的“兴安盟大米”。近年来,兴安盟通过深入实施优质粮食工程,聚焦生态资源优势,坚持将“小米粒”铸就“大品牌”,把“小特产”做成“大产业”,在“三链协同”“五优联动”发展中积极探索,取得良好成效。

关 键 词:优质粮食 水质无污染 水稻种植 生态资源优势 寒地水稻 兴安盟 品牌 地理环境 

分 类 号:F32[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