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歌寥哉》的跨媒介意义与刀郎的歌词创作转向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孙智勇[1] 庞忠海[2] 

机构地区:[1]白城师范学院 [2]吉林艺术学院

出  处:《文艺争鸣》2024年第10期199-203,共5页

基  金:吉林省教育厅人文社科研究项目“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下吉林萨满音乐文化的传承与重构研究”(项目编号:JJKH20240048SK)的阶段性成果。

摘  要:20年来,“刀郎现象”出现了两次。第一次是《2002年的第一场雪》的发行创造了270万张的销量奇迹,使这首歌曲成为彼时家喻户晓的杰作,并与其他原创歌曲一起塑造了早期刀郎的艺术风格和美学范式。第二次是《山歌寥哉》的发行,尤其是其中《罗刹海市》的光速传播及其衍生出的传播学和阐释学意义使刀郎成为街头巷尾议论的音乐话题,堪称当下华语音乐史上的奇迹。在这两次“现象”之间,看似沉寂的刀郎其实也发行了多张专辑,从音乐的各个维度重新自塑,并且一直在寻求突破自我的转向可能。《山歌寥哉》实现了这种转向,并为刀郎赋予了新的意义。

关 键 词:原创歌曲 歌词创作 跨媒介 罗刹海市 美学范式 刀郎 山歌 寻求突破 

分 类 号:J614[艺术—音乐]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