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黄乾荣 黄晓峰[1] 付肖岩[1] HUANG Qianrong;HUANG Xiaofeng;FU Xiaoyan
机构地区:[1]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人民医院,福建福州350003
出 处:《福建中医药》2024年第9期57-59,62,共4页Fujian Journ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基 金:福建省中青年教师教育科研项目(JAT210163)。
摘 要:目的探讨大肠侧向发育型肿瘤(LST)不同中医证型与形态学分型、病灶大小、生长部位特点的相关性,为该病的中医辨证论治及术后复发的预防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22年1月—2023年6月就诊于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人民医院消化内镜室的LST患者150例,参照《中医常见证诊断标准(上)》,结合高年资中医医师经验,将LST辨证分为肠道湿热证、脾虚湿蕴证、血瘀内停证、寒湿阻滞证及肝郁气滞证5组,分析不同中医证型LST形态学分型、病灶大小、生长部位的特点,与LST形态学分型、病灶大小的相关性进行logistic分析。结果①形态学分型情况:非颗粒型110例、颗粒型40例,其中脾虚湿蕴证、肠道湿热证及寒湿阻滞证以非颗粒型为主,而肝郁气滞证及血瘀内停证以颗粒型为主。②病灶大小分布:病灶大小在(10,20]mm 119例,以脾虚湿蕴证、肠道湿热证及寒湿阻滞证为主;病灶大小在(20,30]mm 25例,以肝郁气滞证、血瘀内停证为主;病灶大小>30 mm 6例,以血瘀内停证、寒湿阻滞证为主。③生长部位分布情况:位于右半结肠10例,左半结肠76例,直肠64例;5个中医证型的LST主要分布在左半结肠和直肠。④相关性分析结果:脾虚湿蕴证与病灶大小在(10,20]mm呈负相关(OR=0.346,P<0.05),与病灶大小在(20,30]mm呈正相关(OR=3.409,P<0.05);肠道湿热证与非颗粒型成负相关(OR=0.481,P<0.05);与病灶大小在(10,20]呈负相关(OR=0.406,P<0.05)。结论内镜检查可为LST中医辨证分型提供客观诊断依据,为防治该种疾病提供新的思路。
关 键 词:大肠侧向发育型肿瘤 中医证型 形态学分型 病灶大小 生长部位 相关性
分 类 号:R273[医药卫生—中西医结合]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