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罗曼·安赫尔·金张 Roman Angel Kim Chang
机构地区:[1]浙江大学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浙江杭州310058
出 处:《新闻研究导刊》2024年第19期92-95,共4页Journal of News Research
摘 要:中国第六次人口普查结果显示,我国残障人士总数已达8502万。随着社会文明程度提升以及自媒体的普及,偏见歧视大为减少,残疾人形象逐渐摆脱刻板,愈加丰富多元。深度媒介化时代,数字技术的广泛应用推动了日常生活的全面媒介化,越来越多的残疾人在媒体平台上现身,推动残疾人的媒介形象塑造转型,这切实关系到残疾人在现实社会中的处境。基于此,文章旨在探究当下残疾人媒介形象的形成过程及内在传播逻辑,探索深度媒介化时代残疾人的媒介生活现状,以期帮助残疾人群体更好地融入当下的媒介环境。文章以抖音短视频平台作为样本来源,首先采用文本分析法、内容分析法,梳理传播影响力较大的残疾人短视频,对视频中的残疾人形象特征、视听语言、文案内容、叙事方法等进行总结归纳,分析残疾人群体是如何建构自身形象的。其次,分析平台和平台用户在残疾人媒介形象建构过程中发挥的作用。研究发现,当下影响残疾人媒介形象建构的因素众多:残疾人博主会根据自身人设和残障类别确定视频主题并制作内容;平台在价值观框架下引导视频的流量分发;观众对视频内容的正负反馈影响视频的传播结果。最后,文章对深度媒介化背景下残疾人在抖音平台上的媒介实践进行分析,从残疾人群体、平台和平台用户的角度对残疾人的媒介形象塑造和数字劳动提出建议,为促进残疾人的媒介生活更加和谐探索前进方向。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