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黄金峰 卢有霖 宋梅 HUANG Jinfeng;LU Youlin;SONG Mei
机构地区:[1]贵州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贵州贵阳550025 [2]贵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贵州贵阳550025
出 处:《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4年第5期51-58,共8页Journal of Changchu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Social Sciences Edition)
基 金:陕西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专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与共同富裕研究”(2024HZ0560);重庆市教委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点项目“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支撑重庆民族地区现代化的路径研究”(23SKGH320)。
摘 要:在马克思的阶级分析理论生成之前,古希腊哲学家、近代资产阶级历史学家和经济学家、19世纪社会主义空想家等思想家对阶级进行了划分及分析。马克思在他们阶级观点的基础之上,对阶级分析理论进行了进一步的论证和阐释,提出阶级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经济利益的根本对立是阶级之间冲突和斗争的根源、阶级斗争必然导致无产阶级专政并进入无阶级社会、农民阶级是无产阶级革命可靠的和天然的同盟军等阶级分析理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重温马克思恩格斯阶级分析理论,对于认清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分析新时代我国社会阶层结构等具有重要意义。
分 类 号:A81[哲学宗教—马克思主义哲学]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