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李杨[1] LI Yang
机构地区:[1]延安大学政法与公共管理学院,陕西延安716000
出 处:《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4年第6期63-71,共9页Journal of Hubei University(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
基 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后期资助项目“法律论证型式研究”(20FFXB038)。
摘 要:在当代论证型式研究的四个领域——修辞学、辩证法、逻辑和人工智能中,代表逻辑方向的非形式逻辑最为基本。与形式逻辑的“形式”相比,论证型式非常独特,以至于存在一种“型式逻辑”。法律领域所使用的推理或论证,无论是法律事实的证明,还是法律解释的论证,绝大多数均是“第三类”论证,即论证型式。以迹象论证为代表的论证型式,其源头活水是人类的实践活动,它的一般属性是:局部性、经验性、可废止性和相对证明性。法律论证型式是一般论证型式的特例,其特殊性在于法律制度或程序制约它的使用。从传统法律论题或论式到现代法律论证型式的发展,尤其是宪法解释的论证型式,不仅表明法律论证型式对法治的关键性,也昭示使用者友好的法律逻辑应该将论证型式作为核心。围绕法律论证型式构建法律逻辑是一条有希望的出路,国际上新近对法律逻辑和论辩逻辑系统结构的新进展,为我们创建新法律逻辑提供了他山之石。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18.116.15.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