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罗燕玲 LUO Yan-ling
机构地区:[1]香港教育大学中国语言学系,中国香港
出 处:《古籍整理研究学刊》2024年第5期40-47,共8页Journal of Ancient Books Collation and Studies
基 金:香港特别行政区大学教育资助委员会研资局(Research Grants Council)杰出青年学者计划《承变之间:朱骏声〈六十四卦经解〉研究价值的发现》(28603921)。
摘 要:所谓“因文为训”,是指文字在典籍中的解释,会随“文”而别,这种注解方法回应汉字释义的灵活性,是中国典籍诠释的一贯方法。传统训诂学家提出或讨论“因文为训”,多以“文”为典籍的“上下文”,然而,字词在经典中的解释,除了受文义限制外,亦受其他与“文”相关而超越于“上下文”的因素影响。在现代语言学的理论中,“上下文”只属于狭义的语境观,广义地看“语境”,还须观察语言出现的时间、空间、情景和相关人物等因素,诠经者对经典文字的解说,除了考虑文意的脉络外,往往亦受历史时空、文化环境及自身的因素影响。本文借助西方语言学对“语境”的讨论,以朱骏声《六十四卦经解》的随文训诂比对朱氏《说文通训定声》的辞书训诂,重新思考“因文为训”之指涉,更全面地检讨影响经典文字诠释的不同因素。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3.144.237.2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