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数据挖掘技术分析针灸治疗颈椎病的临床应用规律  被引量:1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师雅君 黄琴峰[2] 杨光 谢晨[2] 黄馨云 孔谐和 金悠悠 马晓芃[1,2] 

机构地区:[1]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上海200437 [2]上海市针灸经络研究所,上海200030 [3]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昆山医院,昆山215300

出  处:《上海针灸杂志》2024年第11期1196-1203,共8页Shanghai Journal of Acupuncture and Moxibustion

基  金:上海市领军人才项目(060);上海中医药大学预算内科研项目(2021WK127)。

摘  要:目的收集整理针灸治疗颈椎病(cervical spondylosis,CS)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文献,总结针灸治疗CS的临床应用规律。方法检索中国知网、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万方数据库以及维普数据库中2015年1月1日至2023年12月31日发表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文献,用Microsoft Excel 2019进行计量分析,用SPSS 25.0软件进行穴位系统聚类分析。结果共纳入文献2219篇,提取针灸处方4108条,涉及穴位212个。颈夹脊、风池、大椎、天柱、合谷、肩井、百会、后溪、外关和曲池是常用穴位,有效聚类为颈夹脊-风池、大椎-天柱。根据CS分型不同选穴略有差异,除均多取头颈部穴位外,神经根型、颈型、脊髓型选用上肢穴位较多,椎动脉型、交感型选用下肢穴位较多。总使用频次最高的经脉是足少阳胆经,神经根型CS和脊髓型CS使用频次最高的是手阳明大肠经,椎动脉型CS使用频次最高的是督脉,颈型CS和交感型CS使用频次最高的是足少阳胆经。特定穴中多选取五输穴。此外,神经根型、颈型和脊髓型CS应用最多的八脉交会穴是后溪和外关,而椎动脉型和交感型CS应用最多的是后溪和内关。常用治疗方法依次为针刺、灸法、电针。结论颈夹脊、风池、大椎、天柱、合谷、肩井、百会、后溪、外关和曲池是针灸治疗CS的常用穴位,不同分型选穴和常用经脉略有差异,治疗方法以针刺、灸法和电针为主。

关 键 词:颈椎病 针灸疗法 针刺疗法 灸法 电针 选穴 计量分析 

分 类 号:R246.2[医药卫生—针灸推拿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