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吴红林[1] 马玉全 蒋峰 欧泽峰 季振明 WU Honglin;MA Yuquan
机构地区:[1]哈尔滨工业大学交通科学与工程学院,黑龙江哈尔滨150096 [2]广州鼎兴土木科技有限公司,广东广州510655 [3]广东省水利电力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广东广州510635
出 处:《水利规划与设计》2024年第12期77-84,共8页Water Resources Planning and Design
摘 要:文章针对混凝土桥梁中配筋规范的不足进行研究,从力学含义和理论推导过程出发,对最小配筋率、开裂弯矩和相对界限受压区高度进行分析,通过例题进行说明验证。结果表明,全预应力构件的普通钢筋最小配筋率应根据预应力配置情况综合确定,修改为“全预应力-普通钢筋辅助配筋率”较为合适;开裂弯矩求解建议按照本构关系求得受压区高度的方式进行,而非通过塑性发展系数公式;相对界限受压区高度的规范公式普通混凝土梁采用钢筋抗拉强度标准值更合理,预应力混凝土梁采用更大的钢绞线抗拉强度设计值,即定义更高的钢绞线极限应变更为适合。该研究的创新之处在于对现有规范的深入分析和修正,为规范使用和工程实践提供了进一步的参考。
关 键 词:最小配筋率 最大配筋率 开裂弯矩 塑性发展系数 规范公式
分 类 号:U441[建筑科学—桥梁与隧道工程]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