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张启扉 韩秀丽[1] Zhang Qifei;Han Xiuli
机构地区:[1]厦门大学法学院
出 处:《海峡法学》2024年第5期29-46,共18页Cross-Strait Legal Science
基 金:司法部重点课题“习近平法治思想指导下涉外法治体系完善的结构化分析”(项目编号:21SFB1006)。
摘 要:美国《外国主权豁免法》的溯及力问题颇具争议,与外国主权者在美国面临的诉讼风险息息相关,亟需得到重视。与《外国主权豁免法》溯及力相关的司法实践体现该法的溯及力具有不确定性,这种不确定性还将持续性存在。《外国主权豁免法》模糊文本与美国法律制度的综合作用、美国法院对于《外国主权豁免法》的程序法与实体法属性认定之分歧、美国法院在法律与对外政策之间寻求平衡等因素共同造成了《外国主权豁免法》溯及力的不确定性。面对美国日后针对《外国主权豁免法》的溯及既往修法与司法行为可能导致的风险,外国主权者能够经由美国国内法、对等原则或是国际争端解决三种途径维护自身依法享有的主权豁免,但这三种路径均有局限性。对于我国来说,运用对等原则是应对美国《外国主权豁免法》溯及力不确定性的理想路径。为此,我国应当重视《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国国家豁免法》第21条“对等豁免”条款的实施,充分发挥其威慑作用。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3.15.203.1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