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赵艳妮 Zhao Yanni
机构地区:[1]西安财经大学
出 处:《天津美术学院学报》2024年第5期105-108,共4页Journal of Tianjin Academy of Fine Arts
基 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西部与边疆项目:1874—1940年间丢勒研究资料的再研究(18XJC760007);西安财经大学科学研究项目:阿尔布雷希特·丢勒研究(15XCK02)。
摘 要:镜子使主体有机会不断地介入本质与表象的辩证关系中,产生新的视角,它是现实与虚构之间的联结。镜子既可以展示不可见的空间,扩大视觉范围,制造幻境,也可以通过相似性造成主体的异化,成就客观视角的全新体验。镜子的出现让画家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创造者,他们操纵镜像、凸显自我,获得有形的主体,形成无形的观念,进而挖掘镜像背后不可感知的分身。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