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藏高原北部库木库里盆地深部结构及其资源环境效应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李文辉 卢占武 高锐 邓小凡 李井元 王光文 孙湛暄 

机构地区:[1]自然资源部深地科学与探测技术实验室,中国地质科学科院地质研究所,北京100037 [2]中山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广州510275 [3]中石化石油工程地球物理有限公司南方分公司,成都610041

出  处:《中国科学:地球科学》2024年第11期3458-3471,共14页Scientia Sinica(Terrae)

基  金: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研究专项项目(2019QZKK0701-0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2174124、42274135)资助。

摘  要:库木库里盆地地处青藏高原北部,是一个平均海拔>4000m、面积近20000km2的封闭性高原盆地,其边界被阿尔金断裂带、东昆仑造山带、祁漫塔格造山带限定.研究库木库里盆地深部结构具有两点显著意义:一是盆地发育了>7000m巨厚新生界陆相沉积,记录了青藏高原北部的隆升历史;二是前期工作指示该盆地很可能具有油气远景.然而,由于盆地自然条件恶劣,又被认为新生代构造活动强烈,不利于油气保存,仅开展了少量基础地质和油气路线调查工作,对于盆地地层、结构、构造等问题尚无共识.2021~2022年,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研究专项实施的深地震反射探测为首条穿越库木库里盆地的高分辨率地球物理剖面.本文利用反射地震偏移剖面和初至波层析成像结果,并结合已有资料,对盆地深部结构进行了解析,发现:(1)库木库里盆地南北宽~90km,基底最深>9000m,地层主体为新生界陆相沉积,由南部复合盆地、北部断陷盆地两大部分组成;受后期挤压作用影响,南部复合盆地构造变形明显,但大部仍保存了较完整沉积建造.(2)沉积盆地的构造变形特征反映了青藏高原北部新生代两段式构造演化过程,即渐新世至上新世以垂向差异性抬升与沉降过程为主,上新世后转为以南北向挤压缩短变形为主.(3)库木库里盆地的沉积地层、形成时代、生-储-盖条件等均与北部紧邻的柴达木盆地西缘油田十分相似,如能获得突破,有望在较小成本投入下扩大现有柴西缘油田产能,建议开展进一步勘探工作.

关 键 词:库木库里盆地 反射地震 层析成像 青藏高原北部 油气远景 

分 类 号:P618.13[天文地球—矿床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