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李恩来 杨万国 Li Enlai;Yang Wanguo
机构地区:[1]广西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广西桂林541001
出 处:《理论学刊》2024年第5期105-114,共10页Theory Journal
基 金:国家社科基金西部项目“马克思资本权力批判视域下我国资本风险治理研究”(项目编号:22XKS002)的阶段性成果。
摘 要:资本权力是资本主义社会权力的“拱心石”,也是马克思对资本主义展开权力批判的“奠基石”。准确理解与把握马克思资本权力批判的思想内涵,需要将“资本权力”这一范畴置于唯物史观视域之下,才能厘清马克思对资本权力的规定及其批判旨归。依照马克思资本权力批判的文本展现和思想进程,可以分析出这一批判经历了从异化逻辑到生产逻辑再到资本逻辑的转换与深化。经过这三重逻辑的批判,马克思深刻揭示了资本权力所内含的现代性悖论及其根源,系统展示了这一批判的唯物史观原则高度和认识深度,并且为超越这种悖论给出了科学的“药方”,这也是马克思资本权力批判思想的当代价值之所在。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3.145.42.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