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陈星米 赵志强 刘颖[1] 王凯[1] 杨扬[1] 李风华[1]
机构地区:[1]上海中医药大学,上海201203
出 处:《中成药》2024年第11期3806-3813,共8页Chinese Traditional Patent Medicine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81973554)。
摘 要:目的本研究通过体内外实验分析熊果酸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干预作用,在影响脂滴形成的视角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通过高脂饮食诱导C57BL/6小鼠形成脂肪肝小鼠模型,同时连续12周灌胃熊果酸进行干预。采用NAS评分标准对肝组织进行病理学改变的观察,检测血清中酶活力水平、血脂水平和肝组织中脂质水平的生化学指标。采用游离脂肪酸诱导AML12肝细胞建立脂滴积聚模型,油红O染色检测脂滴积聚水平。使用ATP试剂盒检测细胞ATP水平,DCFH-DA检测细胞活性氧水平,JC-10法检测细胞线粒体膜电位水平。通过mRNA-seq分析熊果酸对脂滴积聚模型差异基因表达的影响。结果动物实验证明,熊果酸降低了小鼠肝脏甘油三酯和血清胆固醇水平。体外实验证明,熊果酸可降低AML12细胞内脂质含量,减小脂滴的平均粒径,增加细胞内脂滴数量,提高细胞ATP水平,降低细胞活性氧和膜电位水平。mRNAseq结果表明,低水平的脂滴积聚会诱导内质网应激,激活未折叠蛋白反应、三羧酸循环和戊糖磷酸途径,同时影响糖酵解途径,综合导致脂肪酸合成和氧化的激活,而熊果酸会抑制这一整个过程。结论在肝细胞脂质沉积早期,熊果酸可能通过抑制中心碳代谢和未折叠蛋白反应,从而抑制脂肪酸氧化加剧。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