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儿科医护人员急救能力提升培训方案的实施与评价  

Implementation and evaluation of the training program for improving the rescue ability of pediatric medical staff in Shanghai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王文超[1] 沈兵 张波 顾莺 张燕红[1] 胡静 陆国平[1] 余松轩 程晔[1] 陈扬[1] 徐虹[6] 桂永浩 冯瑞[8] 黄勤 顾丹萍 黄敏[10] 叶颖子[11] 马健[1] 王艺 张晓波[11] WANG Wenchao;SHEN Bing;ZHANG Bo;GU Ying;ZHANG Yanhong;HU Jing;LU Guoping;YU Songxuan;CHENG Ye;CHEN Yang;XU Hong;GUI Yonghao;FENG Rui;HUANG Qin;GU Danping;HUANG Min;YE Yingzi;MA Jian;WANG Yi;ZHANG Xiaobo

机构地区:[1]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急诊,上海201102 [2]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泌尿外科 [3]复旦大学工程与应用技术研究院 [4]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护理部,上海201102 [5]上海申康医院发展中心医疗事业部 [6]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肾脏内科,上海201102 [7]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心内科,上海201102 [8]复旦大学计算机科学技术学院 [9]上海市医疗质量控制管理事务中心办公室 [10]上海市儿童医院(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心内科 [11]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呼吸内科,上海201102 [12]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神经内科,上海201102

出  处:《上海医学》2024年第7期433-438,共6页Shanghai Medical Journal

基  金:科学技术部科技创新2030“新一代人工智能”重大项目(2021ZD0113504);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科技计划项目(22511106104、23511100600);2022年度市级医院诊疗技术推广及优化管理项目(SHDC22022221)。

摘  要:目的 评价上海市儿科医护人员急救能力提升培训方案的实施效果。方法 招募上海市具备儿科诊疗资质的医院机构(含三级医院、二级医院和社区医院)中,工作年限≥1年且从事儿科门急诊的医疗及护理岗位和计划以急诊急救储备人员性质培养的儿科医护人员,每所医疗机构人数<6名。通过德尔菲函询和小组专家会议形成《儿科医护人员急诊急救能力提升培训方案》(以下简称培训方案),培训课程分为理论培训和技能培训。培训结束后以柯式模型的反应层和学习层评价培训效果。其中学习层的评价工具分为理论考核,理论考核于理论培训前和后进行;技能考核于技能培训后进行,分为必考项和抽考项,每个考核项目满分100分,>90分合格。反应层以决策导向评价模式设计《培训方案课程体系评价表》,由学员完成培训和考核后填写,共4个维度24个条目,每个条目根据回答依次赋分1~5分,总分在25~120分,得分越高说明学员对课程的评价越高。结果 2022年11月3日—2023年1月18日期间共招募255人,均完成培训和考核。参与培训的分别有医师162名(63.53%)、护士93名(36.47%);女225名(88.24%)、男30名(11.76%);年龄为36(30,40)岁(范围24~56岁),平均急诊工作年限为10(5,16)年(范围1~36年)。医师与护士间性别构成,以及不同学历、职称、急诊工作年限或工作科室所占比例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理论课程学习后,后测评分显著高于前测[57.00(47.00,64.00)比97.00(89.00,100),Z=-17.823,P<0.001]。除正高级职称外,不同职业、职称、学历、急诊工作年限和有无培训经验的学员经理论培训后的后测分数均显著提高(P值均<0.05)。技能考核医师和护理的必考项和抽考项的分数均>90分,达到合格要求。学员对本次培训方案的满意度较高,评价表总分为(118.00±9.72)分(范围为86~125分),其中输入评估维度评分最高,背景

关 键 词:儿科 急救 培训 柯式评估模式 

分 类 号:R72[医药卫生—儿科]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