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张一南
机构地区:[1]中国国家图书馆
出 处:《中国典籍与文化》2024年第5期20-33,共14页Chinese Classics & Culture
摘 要:山水诗在古人的认知中分为不同类型,各类型的发展历程是各自独立的,对山水诗做出了不同贡献。公宴诗始于建安,后蜕变为祖饯诗,并孕育了游览诗,为山水诗贡献了士族的疏离姿态。游仙诗和招隐诗于太康与山水结合,随即衰落,其贡献的“清新”审美与对特殊经验的重视,为山水诗传统所吸纳。行旅诗于太康脱去乐府色彩,贡献了“移步换景”的写法。陶渊明开创性地整合各类型的山水诗,在宴会诗中融合建安与太康的传统,在行旅诗中加入田园之思,并对游览诗和引入山水元素的赠答诗做出章法上的创新,对谢灵运山水诗多有启发。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3.17.4.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