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高琪
机构地区:[1]上海师范大学
出 处:《炎黄地理》2024年第8期156-158,共3页Yanhuang Geography
摘 要:“巴贝里尼法翁”(Barberini Faun)这座雕塑也被称为“熟睡的撒提尔”(Sleeping Satyr),现藏于德国慕尼黑的古代雕塑展览馆中(Glyptothek in Munich),一般被认为是约公元220年至230年之间的作品,但它的具体创作者、来源和出土地点至今尚未有定论。按照学界惯常的说法,巴贝里尼法翁是于17世纪20年代在罗马圣天使城堡(Castel Sant’Angelo)的翻修过程中被发现的,此地的前身是哈德良皇帝陵墓;之后,这座雕像被教皇的侄子红衣主教弗朗西斯科·巴贝里尼(Francesco Barberini)收藏并将其放在他的花园中展出,因此这尊雕塑得名于巴贝里尼家族。在被发现时,这座雕塑已经遭到了严重的破坏,右腿、双手和头部都部分缺失,目前我们所看到的版本是经由罗马的一系列修复者修复而成的,它刻画了一个因醉酒而倚靠在石头上睡着的半人半兽的形象。通常认为,它的原型是希腊神话中的撒提尔(satyr),而非罗马神话中的牧神(faun),撒提尔在古希腊神话故事中是酒神狄奥尼索斯(Dionysus)的随从,经常与女祭司(maenad)的形象一同出现在古希腊艺术品的画面当中。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3.145.176.1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