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机构地区:[1]海南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内分泌科,海口570311
出 处:《山东医药》2024年第32期63-66,共4页Shandong Medical Journal
基 金:海南省卫生健康行业科研项目(22A200080)。
摘 要:目的探讨合并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的糖尿病患者羟基脲治疗诱发糖尿病足溃疡的特点,并分析负压封闭引流术联合富血小板凝胶外敷治疗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1例经羟基脲治疗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后诱发糖尿病足溃疡患者的临床资料及治疗情况。结果患者男性86岁,20年前确诊糖尿病,4年前确诊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予羟基脲片剂口服治疗,3年前开始有四肢末梢麻木感,并伴反复左踝部破溃。入院时左侧踝关节外侧可见约5 cm×5 cm伤口,有少许分泌物,局部红肿及触痛明显,双下肢重度水肿,下肢活动受限,双侧足背动搏动减弱,下肢触觉、痛温觉减退,无肌肉萎缩。踝部腱反射检查示踝反射减退。双足大脚趾前端震动感觉检查示中度深感觉障碍,发生神经性溃疡中度风险。踝关节正侧位X线检查示,左踝关节退行性变,周围软组织肿胀、积气。入院经常规降糖、抗感染、营养神经、抗血小板聚集、调血脂、降压、左踝部局部清创、伤口换药及止痛治疗后,血糖控制尚可,左踝部溃疡未见明显好转。考虑为长期口服羟基脲引起的糖尿病足溃疡,予停用羟基脲,改用芦可替尼治疗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给予负压封闭引流术联合富血小板凝胶外敷治疗。治疗15 d后,创面表现为100%红色组织,有新鲜肉芽组织覆盖,溃疡范围较前显著缩小。患者出院继续门诊伤口换药治疗,1个月余溃疡完全愈合。结论服用羟基脲有可能导致糖尿病患者出现糖尿病足并发症,对于常规治疗溃疡愈合不佳的糖尿病足溃疡合并血液系统疾病患者,应考虑羟基脲所致;停用羟基脲后,给予负压封闭引流术联合富血小板凝胶外敷治疗溃疡效果较好,可显著缩短伤口愈合时间。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3.16.154.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