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类祖母绿仿制品的宝石学和光谱学特征研究  

Gemological and Spectral Characteristics of a Kind of Emeralds Imitations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朱红伟 李婷 赵潇雪 陈淑祥[2] 石鲁川 曹明英 孙冰 山广祺 燕菲 孔祥冰 ZHU Hong-wei;LI Ting;ZHAO Xiao-xue;CHEN Shu-xiang;SHI Lu-chuan;CAO Ming-ying;SUN Bing;SHAN Guang-qi;YAN Fei;KONG Xiang-bing

机构地区:[1]山东省计量科学研究院/国家黄金钻石制品质量检验检测中心,济南250014 [2]齐鲁工业大学(山东省科学院),济南250353 [3]济宁市质量计量检验检测研究院,济宁272000

出  处:《中国检验检测》2024年第5期12-16,共5页China Inspection Body & Laboratory

基  金:山东省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7GSF220015);山东计量测试学会科技项目(2023KJ02)。

摘  要:近期在网络购物平台出现祖母绿仿制品,肉眼观察外观与天然祖母绿极为相似,严重误导了消费者。采用常规宝石学测试方法、红外吸收光谱法、显微红外吸收光谱法、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法、Diamond ViewTM、能量色散X射线荧光光谱法等对其宝石学和光谱学特征进行系统测试、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这类祖母绿仿制品为拼合宝石,放大观察可见拼合现象,内部可见絮状物包裹体,冠部折射率为1.52,亭部折射率为1.544-1.553,双折射率为0.009,相对密度2.53~2.58。红外光谱分析表明,冠部的红外特征峰为1050cm-1、761cm-1、465cm-1、3498cm-1、2882cm-1、2169cm-1,与人工玻璃红外光谱特征相吻合。亭部的红外特征峰为3484cm-1、3378cm-1、3300cm-1、3193cm-1、2668cm-1、2591cm-1、2240cm-1、1176cm-1、1115cm-1、797cm-1、780cm-1、534cm-1、493cm-1,与天然水晶红外光谱特征相吻合。中间粘接剂层为丙烯酸酯类物质,红外特征峰为3449cm-1、3345cm-1、2946cm-1、2864cm-1、1734cm-1、1641cm-1、1602cm-1、1453cm-1、1248cm-1、1162cm-1、753cm-1。紫外荧光分析可见腰部具有拼合现象,紫外可见光谱分析显示在580-720nm范围内具有宽大吸收带,并且中间有色层是产生绿色的主要原因。此类祖母绿仿制品为玻璃和天然水晶拼合石,中间有机层是其产生绿色的原因。

关 键 词:祖母绿 仿制品 宝石学 光谱学 鉴定特征 

分 类 号:P574[天文地球—矿物学] P575[天文地球—地质学] P578[机械工程—光学工程] O433[理学—光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