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弥散性血管内凝血为突出表现的流行性出血热1例  

A case report of epidemic hemorrhagic fever with disseminated intravascular coagulation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许素彦 王蕾[1] 索世佳 张琳琳 XU Suyan;WANG Lei;SUO Shijia

机构地区:[1]河北工程大学附属医院感染性疾病科,河北邯郸056002

出  处:《中国国境卫生检疫杂志》2024年第5期547-548,共2页Chinese Journal of Frontier Health and Quarantine

摘  要:流行性出血热(epidemic hemorrhagic fever,EHF)是由汉坦病毒(Hantavirus,HTNV)引起的自然疫源性传染病[1],健康人接触感染汉坦病毒的老鼠的血液、唾液等分泌物可传染,潜伏期约2~3周,典型症状是发热、休克、出血等,病程经过为5期,即发热期、低血压休克期、少尿期、多尿期和恢复期[2]。在低血压及少尿期,尤其是伴有肾功能衰竭及高容量时,易出现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sseminated intravascular coagulation,DIC),原因可能与病毒、毒素、免疫复合物引起的微血管损伤、血小板减少有关,其中血小板减少的原因与血小板黏附聚集、参与凝血被大量消耗、血小板因子及骨髓巨核细胞被抑制等因素相关,血小板的改变是发生DIC导致出血的重要原因[3]。由于汉坦病毒对人体泛嗜性感染,小血管和毛细血管损害在全身各部位存在差异,造成临床表现多样化,而且城市散发性出血热肾综合征由于忽略了流行病学的因素又缺乏典型的临床表现,易造成误诊、误治[4]。

关 键 词:流行性出血热 汉坦病毒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分 类 号:R183[医药卫生—流行病学] R512.8[医药卫生—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