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刘小莉 张露璐[1] 吕茜 宋斌[1] LIU Xiaoli;ZHANG Lulu;LU Qian
机构地区:[1]湖北医药学院附属太和医院血液内科,湖北十堰442000
出 处:《中国国境卫生检疫杂志》2024年第5期549-550,共2页Chinese Journal of Frontier Health and Quarantine
基 金:湖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卫生健康科研立项(WJ2021F031)。
摘 要:疟疾(malaria)是经按蚊叮咬而传播的寄生虫病,流行于热带、亚热带和温带,主要在非洲地区。感染人类的疟原虫有4种,分别是间日疟原虫、三日疟原虫、恶性疟原虫和卵形疟原虫,其中以恶性疟原虫引起的恶性疟临床症状最为凶险。随着国际经贸交流的日益频繁,我国输入性疟疾呈上升趋势[1]。恶性疟发病初期,患者外周血通常出现少量形态各异的环状体,对于缺乏经验的检验人员,漏诊和误诊较常见。本文总结1例输入性恶性疟病例的诊治经过,旨在加深检验人员对恶性疟原虫形态的认识,为临床医生救治危重型恶性疟提供参考。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3.138.197.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