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王锡荣[1] Wang Xirong
机构地区:[1]上海交通大学人文学院,200240
出 处:《鲁迅研究月刊》2024年第10期12-22,共11页Luxun Research Monthly
基 金: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中国现代左翼文学研究”(22BZW144)阶段性成果。
摘 要:历来关于鲁迅为易俗社题词后制成匾额的说法,以鲁迅弟子兼讲学同行者孙伏园的回忆为代表。高信因孙伏园两次回忆提法不尽相同,而其他同行者回忆中均无提及,因而质疑此事的真实性。郭楚伟、苏育生引用各种资料逐条否定了高信的质疑。根据孙伏园和易俗社骨干成员李约之、萧润华、高培支等见证人的回忆,证之以易俗社报告书的记载,可以确认鲁迅为易俗社题词并制成匾额一事属实。孙伏园两次回忆提法不尽相同但没有本质区别,从易俗社相关人员及社内文本记载的佐证,是可以得到合理解释的。至于其他同行人在相关记载中没有提及,但并没有否定的表示,是不能作为否定此说的证据的。鲁迅无论是拟写了小稿或题写成了大字,都是制作匾额时的文字依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