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李博
机构地区:[1]中国建筑第二工程局有限公司,北京100160
出 处:《四川建材》2024年第11期78-80,共3页Sichuan Building Materials
基 金:中国建筑第二工程局有限公司自主研发课题:单元体幕墙C型槽式预埋件在铝合金模板体系中预埋定位的施工技术(2022ZC130047)。
摘 要:为研究安置房基础工程复合基坑的土工聚合物注浆材料在淤泥质粉细砂地质中灌注桩的适用性,基于肥西县产城融合示范区安置点二期项目现场模型试验,比较土工聚合物和普通硅酸盐水泥两种注浆材料的承载力以及不同注浆量桩侧向分布注浆时桩的承载力。结果表明,P0(未灌注桩)、P1(8 kg水泥灌注桩)、P2(6 kg土工聚合物灌注桩)、P3(8 kg土工聚合物灌注桩)、P4(10 kg土工聚合物灌注桩)的极限承载力分别为5400、8820、9450、11700、12600 N,与未灌注桩相比,灌注桩的极限承载力有所提高。在相同灌浆量下,土工聚合物灌注桩P3的极限承载力比水泥灌注桩P1提高133%;在相同荷载水平下,桩顶沉降量极大减少,进一步表明土工聚合物灌注材料的性能优于传统水泥灌注材料。前5级荷载下,灌浆桩的沉降量小于未灌浆桩,且曲线变化趋势较慢。桩侧灌浆桩的桩顶沉降量明显小于未灌浆桩,进一步表明桩侧分布式灌浆不仅能提高桩的极限承载力,而且能大幅降低桩顶沉降量。
分 类 号:TU753.3[建筑科学—建筑技术科学]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