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孙鹏[1,2] 童世博 SUN Peng;TONG Shibo
机构地区:[1]中国刑事警察学院公安信息技术与情报学院,辽宁沈阳110854 [2]司法部司法鉴定重点实验室,上海200063
出 处:《中国刑警学院学报》2024年第4期5-13,共9页Journal of Criminal Investigation Police University of China
基 金:2021年度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编号:202110175015);2023年度辽宁省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研究资助项目(编号:LNYJG2023317);2023年度司法部司法鉴定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编号:KF202317);2024年度沈阳市科技局科技专项(编号:2024SYKJZX107)。
摘 要:伴随AI篡改技术的快速发展,此项技术滥用所带来的隐患和危害持续增强,AI篡改防御技术应运而生。通过对AI篡改防御技术进行系统梳理,将AI篡改防御技术分为被动式防御技术和主动式防御技术两大类:被动式防御技术聚焦于篡改后的真伪性检测;主动防御技术聚焦于篡改前预防危害结果的发生,比较各项防御技术所使用的网络结构、运作性能、适用范围等,并进行客观的分析和评价。在此基础上,针对AI篡改防御技术的现存问题,展望未来AI篡改防御领域研究的发展前景。
关 键 词:AI篡改防御 神经网络 Deepfakes检测 面部篡改检测
分 类 号:TP309[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计算机系统结构]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