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朱继东[1,2] Zhu Jidong
机构地区:[1]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2]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
出 处:《山东社会科学》2024年第10期5-14,共10页Shandong Social Sciences
基 金: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新中国成立以来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基本经验及启示研究”(项目编号:20AKS020);研究阐释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研究”(项目编号:22ZDA077)的阶段性成果。
摘 要:在新中国成立初期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中,面对国内外各种反动的、错误的、落后的意识形态的影响、冲击以及西方对我国进行的意识形态渗透、和平演变,在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领导和指挥下,新中国坚持不破不立、破中有立,并努力做到以立为本、重在建设,不仅迅速确立并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而且毛泽东带头对意识形态领域特别是文艺领域的错误思想观点展开批判,加强对民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思想改造,并通过改革旧的教育制度、婚姻制度以及繁荣文艺创作等举措大力建设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在坚决有力地推进意识形态革命中形成强大合力,在立破并举中推动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实现大发展、大繁荣。这些重要思想、举措,不仅在当时具有重大意义,而且对整个新中国的意识形态建设特别是抓好新时代的意识形态工作同样有重要启示意义。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