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副词“跟手”“跟脚”的用法、形成及生成动因  

On the Usage,Derivation Processes and Motivation of the Time Adverbs Genshou(跟手)and Genjiao(跟脚)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张飘 董正存[2] Zhang Piao;Dong Zhengcun

机构地区:[1]兰州大学文学院,甘肃兰州730000 [2]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北京100872

出  处:《语文研究》2024年第4期39-47,共9页Linguistic Research

基  金: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汉语量范畴的语义演变研究”(项目编号:22BYY127)的阶段性成果。

摘  要:在汉语中,述宾结构“跟手”“跟脚”都能用为时间副词,所锚定的时间位置既可以在“前序事件之后”,也可以在“说话时间之后”,它们的用法都经历了句法位置的左向提升、作用范围的不断扩大和锚定时间位置变化的扩展。二者的形成机制不同,生成动因则具有共性。从形成机制来看,“跟手”由同为述宾式的时间副词“X手”类推而来,“跟脚”则由述宾短语“跟脚”在连动结构前项的句法位置重新分析而来。从生成动因来看,时间副词“跟手”“跟脚”的产生与身体动作行为动词和身体部位名词组合通过空间义隐喻时间义有共同的认知基础。

关 键 词:时间副词 跟手 跟脚  身体动作行为动词 身体部位名词 

分 类 号:H146[语言文字—汉语]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