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张凤兰 陈刚[2] 谢春[1] 石小雪 杨梦洁 李轩 万永虎[2] 周德梅[2] 向红
机构地区:[1]贵州医科大学公共卫生与健康学院,环境污染与疾病监控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贵阳561113 [2]贵州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贵阳550004
出 处:《卫生研究》2024年第6期1021-1026,共6页Journal of Hygiene Research
基 金:贵州省科技支撑计划(黔科合支撑[2021]一般024)。
摘 要:目的 探讨西南喀斯特地区农村典型水源水中耐药基因(antibiotic resistance genes, ARGs)的分布及其与细菌群落的关联性。方法 于2022年10月-2023年10月使用无菌采样袋采集贵州省9个市(州)喀斯特地区农村典型饮用水源水(窖水、山泉水、井水、地表水)共36份。分别采用16S rRNA高通量测序技术和PCR法分析水源水中细菌群落成分以及检测磺胺类(sul1、sul2、sul3)、喹诺酮类(qnrB、qnrS)、大环内脂类(ermB、erm36)及四环素类(tetA、tetO、tetM)共四类10种常见ARGs的分布,采用列联表卡方检验分析ARGs与细菌群落的关联性。结果 36份水样中检出鞘氨醇单胞菌属(Sphingomonas)等50个菌属,其中有8种潜在病原菌属,分别为黄杆菌属(Flavobacterium)、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不动杆菌属(Acinetobacter)、鞘氨醇单胞菌属(Sphingomonas)、短波单胞菌属(Brevundimonas)、蛭弧菌属(Bdellovibrio)、军团菌属(Legionella)、葡萄球菌属(Staphylococcus)。四类10种ARGs在36个水样中的总检出率为38.89%,在窖水、山泉水、井水、地表水中的总检出率分别为22.00%、42.50%、44.44%、54.00%;磺胺类、喹诺酮类、大环内脂类及四环素类ARGs在36个水样中的平均检出率分别为47.22%、18.06%、43.06%、41.67%,其中sul1、sul2、ermB、tetO检出率较高,分别为63.88%、58.33%、58.33%、55.56%;四类ARGs在地表水中检出率较高,分别为60.00%、30.00%、60.00%、60.00%;各ARGs至少有一个潜在宿主菌,其中erm36存在最多的潜在宿主菌,其与草螺菌属(Herbaspirillum)、Chloroplast、动胶杆菌属(Zoogloea)、柄杆菌属(Caulobacter)存在关联(r=0.018、0.001、0.019、0.046)。结论 西南喀斯特地区农村典型水源水中ARGs检出较高,各ARGs均有至少一个潜在宿主菌,对人群健康存在潜在风险。
分 类 号:R123.1[医药卫生—环境卫生学]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