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陈敏[1] 余娟[1] 潘文 CHEN Min;YU Juan;PAN Wen
机构地区:[1]江苏省中医院,江苏南京210029
出 处:《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2024年第10期127-129,共3页Journal of Clinical Nursing in Practice
摘 要:目的分析淋巴瘤化学治疗(简称“化疗”)诱发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相关血栓的风险因素,并归纳干预策略。方法选取江苏省中医院2020年6月至2023年1月收治的161例接受化疗的淋巴瘤患者,均建立PICC血管通路并开展化疗。按照患者在化疗期间PICC相关血栓的发生情况,将其分别纳入发生组、未发生组,计算PICC相关血栓发生率,并比较2组的临床资料,使用Logistic多因素回归模型归纳影响患者血栓形成的风险因素,并结合风险因素制定干预策略。结果161例患者中,28例发生PICC相关血栓,发生率为17.39%。患者PICC相关血栓以无症状血栓为主,占比85.71%。发生组与未发生组间既往PICC置管史、穿刺次数、导管直径/静脉直径、导管尖端定位、置管静脉和放疗情况经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示,导管直径/静脉直径>2/3、导管尖端定位在上腔静脉上2/3、头静脉置管及放射治疗(简称“放疗”)均为行化疗的淋巴瘤患者PICC相关血栓的独立危险因素(P均<0.05)。结论行化疗的淋巴瘤患者有着较高的PICC相关血栓发生风险,且以无症状血栓为主,影响血栓形成的风险因素众多,应重视对患者血栓风险的评估、血栓监测以及针对相关风险因素的个体化干预。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3.137.152.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