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出 处:《实用骨科杂志》2024年第11期1028-1030,共3页Journal of Practical Orthopaedics
基 金:2023年度河北省医学科学研究课题项目(20231906)。
摘 要:目的比较后内侧切口缝线桥固定与关节镜下复位固定治疗后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骨折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邯郸市第一医院收治的36例后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骨折患者资料。其中19例采用后内侧切口切开复位骨折+带线铆钉缝线桥固定(切开组),男10例,女9例;年龄17~50岁,平均(33.60±5.62)岁。17例采用关节镜下复位骨折+缝线绑扎骨块后前方悬吊固定(关节镜组),男8例,女9例;年龄21~45岁,平均(34.60±6.58)岁。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膝关节功能Lysholm评分、术后膝关节肿胀时间以及骨性愈合时间评估临床疗效。结果患者术后随访6~20个月,平均(11.60±5.49)个月。关节镜组1例患者出现手术切口感染,经二次清创后愈合;其余35例患者切口均甲级愈合。两组患者均骨性愈合,未出现骨折不愈合、骨折复位丢失、下肢深静脉血栓、关节内血肿等并发症。两组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骨愈合时间以及Lysholm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关节镜组的手术时间、膝关节功能恢复时间长于切开组,术后VAS高于切开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后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骨折,后内侧切口缝线桥固定与关节镜下复位固定均获得较好的临床疗效,前者操作更简单、手术时间更短,术后关节肿胀及疼痛均较轻,更利于患者早期锻炼。
关 键 词:后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骨折 后内侧切口 缝线桥技术 关节镜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