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丁元 赵芳芳[1] 胡江[1] 赵志东[1] 石斌刚 李少斌[1]
机构地区:[1]甘肃农业大学动物科学技术学院,甘肃兰州730030
出 处:《中国畜牧杂志》2024年第11期262-267,共6页Chinese Journal of Animal Science
基 金:临夏州牛羊产业重点科技支撑项目(KJJC-LX-2023-3);国家自然基金(32360821);甘肃农业大学学科团队项目(GAU-XKTD-2022-22)。
摘 要:试验旨在研究不同海拔环境下牦牛肾脏线粒体形态与功能相关基因表达模式的变化。以分布在海拔高度为2 600 m和4 400 m的牦牛为研究对象,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技术,系统研究牦牛肾脏线粒体分裂融合、细胞稳态和糖酵解相关基因在高海拔适应过程中的表达变化。结果显示:线粒体融合分裂相关基因(如MFF、MFN1和OPA1)表达量随海拔升高而下调,提示其对线粒体融合功能具有抑制作用;相反,FIS1基因表达上调可能促进了线粒体分裂以维持动态平衡并确保肾脏功能正常。同时,TFAM、FUNDC1、BNIP3和NRF1等低氧应激响应基因的显著变化,揭示了它们在牦牛肾脏适应低氧环境和保持细胞稳态中的关键作用。此外,糖酵解通路相关基因HK2、HIF1A和PDK1在高海拔条件下表达增强,表明牦牛通过上调这些基因来重塑糖酵解途径,从而满足极端环境下肾脏生理代谢需求,有效应对氧气浓度变化带来的挑战并维持肾脏功能稳定。这一发现帮助理解了牦牛如何在低氧等极端环境下通过调节线粒体形态和功能来维持肾脏正常工作,揭示了其独特的适应性策略。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