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任亮亮
出 处:《湖湘论坛》2024年第6期40-52,共13页Huxiang Forum
基 金: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农村社区治理创新问题研究”(项目编号:22&ZD173)。
摘 要:乡村共同体的形成是村庄治理追求的目标,也是实现基层善治的基础。乡村共同体经历了自然属性为主、政治属性为主、模糊属性为主和公共属性为主的变迁。针对村级治理公共性脆弱化困境,重塑乡村共同体成为乡村治理转型实践的重要议题。调研发现,山西农村开展“午餐会”探索,依托关系联结与利益动员机制、资源整合与在地转化机制和公私协调与主体共建机制,取得空间基础提供、价值引领影响、事件匹配作用和物质供给有效的发展绩效,促进了乡村共同体的重塑。研究认为,以举行公共活动激活群众主体性和增强基层自治能力,有利于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现代社会基层治理格局,为基层治理现代化提供低成本的借鉴方案。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