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张红晓 李纳川 赵凡莹 刘子旺 ZHANG Hongxiao;LI Nachuan;ZHAO Fanying;LIU Ziwang
机构地区:[1]北京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北京100029 [2]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北京100007
出 处:《江苏中医药》2024年第12期67-73,共7页Jiangsu Journ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基 金:北京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院级培育项目(BZYSY-2022-PYMS-10)。
摘 要:目的:从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蛋白激酶B(AKT)通路角度探索天麻钩藤饮改善自发性高血压合并血管性认知障碍(VCI)模型大鼠认知功能的作用机制。方法:选择雄性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若干,采用改良双侧血管阻断法制备高血压合并血管性认知障碍模型,成模后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模型组、盐酸多奈哌齐组(阳性药物组,每日给药量0.45 mg/kg)以及天麻钩藤饮高剂量组(每日给药量17.8 g/kg)、中剂量组(每日给药量11.9 g/kg)、低剂量组(每日给药量5.9 g/kg),每组6只,另取6只京都种Wistar大鼠作为正常组。各组大鼠每日灌胃给予相应药物或生理盐水,连续6周。采用Morris水迷宫试验检测各组大鼠的逃避潜伏期、目标象限停留时间及穿越平台次数,苏木精-伊红(HE)染色观察各组大鼠海马CA1区神经元的病理改变,尼氏(Nissl)染色观察各组大鼠海马CA1区尼氏小体数量及形态,蛋白质印迹(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各组大鼠海马组织磷酸化PI3K(p-PI3K)、磷酸化AKT(p-AKT)蛋白相对表达量,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检测各组大鼠海马组织半胱天冬蛋白酶-3(Caspase-3)、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蛋白含量。结果:Morris水迷宫试验结果表明,模型组大鼠逃避潜伏期明显长于正常组(P<0.05),穿越平台次数明显少于正常组(P<0.05),目标象限停留时间明显短于正常组(P<0.05);各给药组上述指标均较模型组显著改善(P<0.05)。HE染色、Nissl染色结果提示,模型组大鼠海马神经元的数量和形态有所破坏,海马神经元的尼氏小体减少;各给药组大鼠海马神经元的数量和形态均有所改善,阳性药物组和天麻钩藤饮中、高剂量组大鼠海马神经元的尼氏小体数量增加,形态恢复。模型组大鼠海马组织p-PI3K、p-AKT蛋白相对表达量明显低于正常组(P<0.05),阳性药物组和天麻钩藤饮高剂量组大鼠上述指标明显高于模型组(P<0.05)。模型组大鼠海马组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3.138.119.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