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张斯琦[1] 郁越 Zhang Siqi;Yu Yue
机构地区:[1]吉林大学文学院暨新闻与传播学院
出 处:《当代作家评论》2024年第6期45-51,共7页Contemporary Writers Review
基 金:吉林大学“研究阐释习近平文化思想”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专项项目“提升国际传播效能与促进文明交流互鉴研究”(SKX2024001)研究成果。
摘 要:中国网络文学已走过20多年的历程,相关研究覆盖了网络文学的多个层面,批评界也适时介入网络文学发展之中。然而,网络文学批评的发展深度与其广泛的受众根基、庞大的作品总量相比,呈现出极不相称、极不平衡的状态。无论是对单个文本的剖析与阐释,还是对网络文学批评范式的建构性研究,都未在业界学界引起共鸣。2023年以来,全球人工智能技术强力进发,介入文学、绘画、音乐等文艺创作的核心领域,动摇了人类作为创作者的主体地位。
关 键 词:网络文学 文艺创作 人工智能技术 批评界 介入文学 文学批评范式 主体地位 核心领域
分 类 号:I206.7[文学—中国文学] TP18[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