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李婧妍 Li Jingyan
机构地区:[1]中共辽宁省委党校文化研究中心
出 处:《当代作家评论》2024年第6期176-181,共6页Contemporary Writers Review
基 金:辽宁省委党校博士专项基金项目(2023BSJJ002)“20世纪末战争小说人民性研究(1978—2000)”研究成果。
摘 要:如果从叙事伦理维度细读余华作品,我们则能够看到作品中人物和叙述者之间、文本内部的声音之间以及叙述者与现实之间存在一种间性关系,而这种间性关系因其随着文本特点与不同时期创作的叙事伦理演绎出多样化的形态,这恰好体现了文学活动作为自我主体与世界主体交流对话的主体间性视域(1)。写作作为创作主体与世界交互主体间性的一种,经由创作从现实生存转化为自由生存,文学意义也从现实意义转化为审美意义。余华小说中个体独特命运生命感觉的呈现与叙事要素的伦理取向都随着其创作的不同阶段产生了嬗变,从1987年《十八岁出门远行》之后,他拒绝了任何现实经验的规约,其先锋性质的创作体现出自我与他者相拮抗的个体伦理下的寓言叙事特征。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