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介批评与文学的新尺度--杨毅文学批评印象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何同彬 

机构地区:[1]《扬子江文学评论》

出  处:《当代作家评论》2024年第6期F0003-F0003,共1页Contemporary Writers Review

摘  要:在博士论文《电台广播与八十年代文学经典的生成--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小说连播>节目为中心》的“结语”部分,杨毅这样理解我们这个时代的文学:“没有必要指责今天的人们不关心文学,因为文学自身的形态结构正发生着变化:文学不仅不再局限于纯文学,也不再是静态的客体对象或文本结构,而是更具包容性的文学生活。”这一判断的依据在杨毅这部视角新颖、视野开阔的论文中已经得到充分论证。他通过研究无线电广播这一传播媒介与小说的传播,乃至与新时期文学的发生之间的丰富关联,“复活”甚或是“再造”了1980年代文学生活的“声音”,唤醒了我们感受和理解文学的不可或缺的听觉系统。这样一个看起来并非创新的研究方式,其意义却是巨大的,甚至是颠覆性的。从文学史的维度,它提醒我们,原有的纯文学观念和认知是如何通过压抑和忽略文学中的“声音”,来拘囿我们的文学感受力和文学研究路径;从现实和当代性的维度,文学观念的“媒介思维”是我们理解和回应新媒体时代诸种文学现象、文学乱象不可或缺的工具,也是我们理解自身、安顿自我的重要观念向度。

关 键 词:新时期文学 文学批评 八十年代文学 文学自身 媒介批评 电台广播 听觉系统 博士论文 

分 类 号:I206.7[文学—中国文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