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傅伟男 FU Weinan
机构地区:[1]长沙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湖南长沙410114 [2]湖南师范大学国家民委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基地,湖南长沙410081
出 处:《湖北理工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4年第6期17-24,共8页Journal of Hubei Polytechnic University(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
基 金: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马克思主义党史观的历史演进研究”,项目编号:22YBQ027;湖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青年项目“中共党报编辑在工人运动中的宣传策略考察(1927—1937)”,项目编号:22B0727。
摘 要:马克思主义党史观是指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观照无产阶级政党历史的一种历史观与方法论。它孕育于马克思恩格斯有关共产主义者同盟、德国社会民主工党历史的相关论述,发展于列宁、斯大林对布尔什维克与第二国际历史的相应思考,经过蔡和森、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等中国共产党领导人的中国化阐释,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阶段实现飞跃式发展。习近平从党史本体论、功能论、主旨论与方法论角度对马克思主义党史观进行理论构建,为人们正确认识中共党史、无产阶级政党发展史提供了方法指南。就现实价值而言,马克思主义党史观对党的政治建设、中共党史党建学科发展及党史学习教育都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