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出 处:《齐鲁护理杂志》2024年第21期31-35,共5页Journal of Qilu Nursing
摘 要:目的:探讨基于IMB模型的认知行为干预配合呼吸肌康复训练在慢性肺心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前瞻性选取2022年8月1日~2023年8月31日收治的120例慢性肺心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按照随机数排秩法分为对照组(采用呼吸肌康复训练)和研究组(采用基于IMB模型的认知行为干预配合呼吸肌康复训练)各60例,均干预3个月;比较两组干预前、出院时、干预3个月后自护能力[采用自我护理能力测定量表(ESCA)]与负性情绪[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干预前、干预3个月后心功能[包括6分钟步行试验(6MWD)、右心室射血分数(RVEF)、脑尿钠肽(BNP)、肺动脉收缩压(PASP)]与肺功能[包括肺活量(VC)、最大呼气中段平均流速(MMEF)、第1秒用力呼气量占其预计值的百分比(FEV_(1)/FVC)和呼气峰值流速(PEF)]、临床症状积分、生活质量[采用明尼苏达心力衰竭生活质量量表(MLWHFQ)]。结果:出院时、干预3个月后,两组ESCA评分均高于干预前(P<0.05),SDS、SAS均低于干预前(P<0.05),且研究组优于对照组(P<0.01);干预3个月后,两组RVEF、6MWD、MMEF、VC、PEF、FEV_(1)/FVC均高于干预前(P<0.01),PASP、BNP均低于干预前(P<0.01),且研究组优于对照组(P<0.01);干预3个月后,两组气喘气促得分、咳嗽咳痰得分、胸闷心悸得分、MLWHFQ评分均低于干预前(P<0.05),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基于IMB模型的认知行为干预配合呼吸肌康复训练可有效提高慢性肺心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的自护能力,缓解负性情绪,改善心肺功能与临床症状,提升患者生活质量。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