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机构地区:[1]吉林大学文学院
出 处:《学习与探索》2024年第11期167-174,共8页Study & Exploration
基 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人工智能时代文学叙事和传播方式的技术反思研究”(21BZW50);吉林大学“研究阐释习近平文化思想”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专项“提升国际传播效能与促进文明交流互鉴研究”(SKX2024001)。
摘 要:在时代变迁规律的主导下,中国新闻传播学的学科建设与实践工作作用于不同历史时期呈现出不同的关注侧重与特殊的历史意义。与此同时,西方传播理论的介入经历了变异、错位与误读,在中国新闻传播学的研究领域内催生了许多理论问题和讨论。在这一过程中,中国学者尝试利用西方的理论框架来诠释本土的传播实践与文本,形成了一定的逻辑体系。这种跨文化的理论应用与适应,要求我们深入反思西方理论在中国应用时出现的逻辑盲点,对西方传播理论在中国具体语境中的适用性、局限性以及可能的创新路径进行重新评估与审视。本文采取历史化、元批评、问题化的研究范式,深入考察中国新闻传播学的发展历程、知识结构以及其在新时代下的演变路径,试图描绘出一个清晰的中国新闻传播学科体系、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的发展轮廓,为中国新闻传播学的理论创新与实践应用提供新的视角与思路。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