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张兴祥[1] 温沁妍 史九领 Zhang Xingxiang;Wen Qinyan;Shi Jiuling
机构地区:[1]厦门大学经济学院,福建厦门361005 [2]中国科学院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北京100190
出 处:《学术研究》2024年第11期92-99,共8页Academic Research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相对贫困的识别、监测与治理”(72133004);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宏观政策的经济分析与定量评估”(22JJD790049)的阶段性成果。
摘 要:消除贫困、实现共同富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题中应有之义。利用县域层面数字普惠金融指数与中国家庭金融调查(CHFS)的匹配数据,基于动态贫困视角,本文实证考察了数字普惠金融在县域层面的动态减贫效应及其作用机理。研究发现,数字普惠金融的发展能够显著缓解家庭的贫困脆弱性,有效防止脱贫人口再度返贫;家庭贫困脆弱性越严重,数字普惠金融减缓作用越强,呈现“长尾特性”。机制分析表明,数字普惠金融在促进县域经济增长的同时,显著缩小了县域收入分配差距;数字普惠金融不仅可以提升家庭的信贷可得性,有效缓解家庭信贷约束,还能推动家庭人力资本积累,提升家庭应对贫困风险的能力。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