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董春林 Dong Chunlin
机构地区:[1]四川师范大学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四川成都610066
出 处:《学术研究》2024年第11期107-119,共13页Academic Research
摘 要:两宋衙职脱胎自唐五代节府衙将,虽然他们不再肩负武将职能,却也非职能部门里的文职胥吏,在州府院基层社会管理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虽然其角色和职能基本沿传自五代衙前军将,但其地位并不如从前,他们只是衔接基层吏役与品官的桥梁,其主要职能仅是管押纲运、酬奖蕃官、作为低级幕职官兼顾部分地方治理工作。从使院衙职系统来看,两宋衙职广义上包括各类称谓的衙将及客司、通引官,狭义上主要指押衙、兵马使、教练使等衙前军将,以及都知兵马使、都押衙、都教练使等衙前职员。衙职名号多为长名衙前的职名称谓,长名衙前迁补至都知兵马使有相应的职级制度。两宋衙职有别于唐五代衙将,主要体现在衙职职能上的吏役化,以及出职流内品官的去向上。虽然其出职时间十分漫长,却是基层社会不可或缺的政务阶层。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3.147.59.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