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宋衙职及其吏役化去向  

Yazhi(衙职)and Its Clerical Officialsization in the Two Song Dynasties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董春林 Dong Chunlin

机构地区:[1]四川师范大学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四川成都610066

出  处:《学术研究》2024年第11期107-119,共13页Academic Research

摘  要:两宋衙职脱胎自唐五代节府衙将,虽然他们不再肩负武将职能,却也非职能部门里的文职胥吏,在州府院基层社会管理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虽然其角色和职能基本沿传自五代衙前军将,但其地位并不如从前,他们只是衔接基层吏役与品官的桥梁,其主要职能仅是管押纲运、酬奖蕃官、作为低级幕职官兼顾部分地方治理工作。从使院衙职系统来看,两宋衙职广义上包括各类称谓的衙将及客司、通引官,狭义上主要指押衙、兵马使、教练使等衙前军将,以及都知兵马使、都押衙、都教练使等衙前职员。衙职名号多为长名衙前的职名称谓,长名衙前迁补至都知兵马使有相应的职级制度。两宋衙职有别于唐五代衙将,主要体现在衙职职能上的吏役化,以及出职流内品官的去向上。虽然其出职时间十分漫长,却是基层社会不可或缺的政务阶层。

关 键 词:宋代 使院 衙职 衙前 人吏 

分 类 号:K244-245[历史地理—历史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