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魏锦 Wei Jin
机构地区:[1]重庆市文化和旅游研究院,重庆渝中400013
出 处:《中华戏曲》2023年第3期155-174,共20页
基 金:2020年度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青年项目“南方歌舞小戏的形态发生与谱系分类研究”(项目编号:20CB165);2022年度重庆市社科规划重点项目“川渝方言与川剧流派艺术研究”(项目编号:2022NDZD15)。
摘 要:胖筒筒调是梁山灯戏的主要声腔,重庆梁平民间音乐薅秧歌是其直接来源。秧苗会、跳端公等活动为薅秧歌搬演戏剧提供了民俗场景,薅秧歌成为胖筒筒调的过程同时也是梁山灯戏初具雏形的过程。元宵灯会等节庆活动为胖筒筒调发展传播提供了重要条件。胖筒筒调音乐结构对称工整、曲调易于传唱,在地缘、移民、民俗节会、演出市场等因素的影响与推动下,从清中期至清末,胖筒筒调以梁山调、川调之名传入长江中上游诸省几十个戏曲剧种中,逐渐形成梁山调腔系。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3.19.234.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