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刘元[1]
出 处:《社会科学动态》2024年第11期127-128,共2页
摘 要:1937年7月7日,抗日战争全面爆发。为“充实军备,以增厚长期抵抗外侮之力量”,国民政府决定实施沿海、沿江各省市重要工业企业的大内迁。内迁的目的地最初定在武汉,随着战事紧逼,改移到四川。汉冶萍公司作为当时中国最大的钢铁联合企业,在迁建计划之中赫然在列。虽然,19世纪20年代,汉冶萍公司因内外交困,各厂陆续停工停炉,但当时它仍然是国内规模最宏大的钢铁企业,其所拥有的钢铁冶炼设备及技术仍然是国内一流的。随着战事紧逼武汉,经济部部长翁文灏、军政部兵工署署长俞大维奉蒋介石手令,分组成“钢铁厂迁建委员会”(简称钢迁会)主持西迁,组织汉冶萍公司所属汉阳铁厂、大冶铁厂铁矿昼夜赶工,将钢铁冶炼制造设备尽数拆卸达3万多吨,其中包括从汉阳铁厂拆迁的200吨高炉一座、30吨平炉两座,初轧机、中板轧机、钢轨轧机、中型轧机和机修车间设备等。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3.145.14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