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宋婉贞
机构地区:[1]暨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出 处:《国际政治科学》2024年第3期138-168,共31页Quarterly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Politics
基 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第72批面上项目(项目编号:2022M721357)的阶段性成果。
摘 要:由于国际组织数量的不断增长以及组织间互动愈加频繁,国际组织间合作逐渐成为一种新型组织关系模式,这一模式对于应对复杂的全球治理议题十分重要。客观评估组织间的合作效果,进而提炼国际组织间合作的一般规律,也是国际组织间合作议题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基于CIPP评估模型的“全程性”综合分析原则设立评估指标,将合作结果(是否达成目标)和合作过程(如何达成目标以及以多大的成本或资源达成目标)相结合,可以初步建立一个国际组织间合作效果评估框架。根据这一框架,本文以国际移民组织和联合国难民署在东南亚难民危机即印支难民危机和罗兴亚难民危机中的治理合作为例展开分析,并评估其效果。研究发现,二者在前危机事件中基本实现合作目的,但合作程度较弱;在后危机事件中,仅部分完成合作目的,核心目的未达成,而合作程度较强。由此表明,当合作程度与合作结果非正相关时,需要细致反思和解析合作过程,以客观评判国际组织间合作效果。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