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王时中 罗海铨 Wang Shizhong;Luo Haiquan
机构地区:[1]厦门大学人文与艺术学部哲学系 [2]南开大学哲学院
出 处:《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24年第10期81-93,共13页Fujian Tribune
基 金:福建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规范论视域下马克思共同体思想的深层结构与当代价值研究”(FJ2024B189)。
摘 要:“现象学马克思主义”致力于将胡塞尔现象学与马克思辩证法在社会历史领域中贯通,以构造一种“历史辩证法”或“历史现象学”。从“理智主义”与“意志主义”的区分看,马克思辩证法与胡塞尔现象学都以“原子论”作为理论背景:前者把伊壁鸠鲁与德谟克利特之间的“原子论差异”作为自身的理论切入点,后者则以伽利略对自然的数学化形式作为突破对象。马克思辩证法与胡塞尔现象学都主张以“意志主义”突破“理智主义”,因而具有会通的可能性,“现象学马克思主义”因此也具有证成的可能性。如何在“意志主义”的基础上构造一门新的社会(历史)科学,以真正消化马克思辩证法与胡塞尔现象学的理论成果,而不是退回某种“理智主义”形式的“历史辩证法”或“历史现象学”中,既是推进“现象学马克思主义”的方向,也是当前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中一个具有挑战性的论题。
分 类 号:B0-0[哲学宗教—马克思主义哲学]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3.144.250.2